翠峰论联 开启“一带一路”楹联文化之门 撰文|赵梅 叶森 摄影|赵梅 如果说松棚灯会是即时景象,那“楹联文化翠峰山论坛”则是立体展现,能观舟曲楹联古今,能观藏乡民俗精髓。 如果观看舟曲夜晚的松棚楹联灯会还不够过瘾,那“舟曲楹联文化专题展”就可以来补充这种遗憾。 如果说滚滚东流的白龙江记录着舟曲8.8特大山洪泥石流灾害灾后重建的丰功伟绩,那么这块突降的石头献礼,则承载着人们对山水新舟曲的美好祝福。 一场论坛,纵论丝绸之路楹联古今 “楹联是可以反映一切人类生活的!” “如果不是这次论坛,我就无法了解甘肃,尤其是舟曲丰厚的楹联文化资源。” 6月9日至11日,由中国楹联学会主办,甘肃省楹联学会,舟曲县委、县政府承办的“一带一路”中国楹联文化翠峰山高峰论坛在甘南州舟曲县开幕。 本次论坛以“一带一路”楹联文化为主题。共收到来自全国22个省市、81位作者的82篇学术论文,由中国诗词楹联出版社编辑出版的《“一带一路”楹联文化论文集》,累计收录文章45万字。论文代表从“‘一带一路’与传统文化”、“陆上丝绸之路”、“海上丝绸之路”、“丝绸之路沿线”、“丝路与融合”等五个方面扣题,从西北地区楹联文化、西北地区重点联家、舟曲楹联文化、中华楹联文化海外影响、少数民族楹联及非汉语汉字楹联等多个视角,就“一带一路”楹联文化展开论述。 论文大多选题新颖、考据准确、论点充分,具有较高的学术价值。论坛期间,来自中国楹联学会及包括四川、天津、陕西、湖南、宁夏在内的全国各地的50余位专家学者、论文作者围绕本次论坛主题先后进行了学术发言。
|